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工新闻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十周年系列报道(二)

时值我校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十周年,继3月15日“爱尔兰日暨南工—塔拉合作办学十周年纪念”活动后,十余位我院南工—塔拉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校友受邀参与了我院学生会记者的采访。本期为大家带来电子(国)0801班王林林、电子(国)1001班陈实、电子(国)1102班吴凯三位学长学姐的访谈内容。




图为王林林与爱尔兰总统希金斯、总统夫人萨比娜等合影留念,图中左一为王林林


王林林曾就读于海外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国)0801班。2008年-2010年期间任班长,2009年-2010年期间任海外教育学院学生会主席。现担任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中国区总监,并从事艺术品电子商务行业,任创业公司总经理。


记者:感谢王林林学长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海外教育学院南工—塔拉合作办学项目的第一届学生,您对海院的教学模式有着怎样的看法和建议?您觉得外籍教师授课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曾经接受的合作办学教育模式对于您现在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帮助?


王林林:在我们入学的时候,学院领导在新生见面会上就向我们提出要努力成为国际化的人才,经过中西不同环境的学习,同时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使我们更独立。外籍教师更注重的是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倾向于引导我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同时让我们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国外的学习生活,大大地开拓了我的眼界,在这几年的创业过程中,使我能更有信心面对各种挑战。


记者:您在爱尔兰读完第四年本科学业后,对塔拉理工学院的教学有怎样的感受?能否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王林林:在爱尔兰的学习生活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朝目标有计划地进行项目的规划和落实。国外的学习环境要比国内自由,但是这种自由能激起我们心中的真实自我。我记得我们很多同学到国外后,突然没有辅导员,没有家长像从小学到高中这样来辅助的时候,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原来学习是为了自己,这种“自由”使我们明白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记者:作为海外教育学院的学子,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义不容辞。在中爱文化交流中,您担当了怎样的角色?


王林林:在爱尔兰,我参加了爱尔兰中国学联,积极地组织活动,向爱尔兰人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在新年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很多中国特色美食邀请爱尔兰当地的居民一同品尝,感受中国文化。


记者:您觉得接受过合作办学模式教学的国际化人才在竞聘未来工作岗位上有着怎样的优势?


王林林:首先国际化的视野和在国外留学的经历是一生的财富和优势。因为我们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当我们回来就业的时候,空间格局早已不是我们的障碍。

第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出国付出了额外努力,并且力求在国外的学习中拿到优异的成绩。因此,我们比别的普通学生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但是最后我们选择付出更多努力去克服而不是逃避,所以我们的抗压力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第三,我们接受到了两种思维模式,中方的融合,西方的严谨,使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多一个角度去思考,往往我们就会有更富创意的想法。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吴凯


吴凯曾就读海外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国)1102班。大一任学习委员,大一至大三期间任院篮球队队员。大四赴塔拉理工学院留学,毕业设计成绩优异,并于IEEE首次发表论文。多次获得学校学业奖学金,并荣获塔拉理工学院奖学金,毕业后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目前在塔拉理工学院读研究生第二年,即将毕业。


记者:感谢吴凯学长能够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3月15日,我院承办了第三届“爱尔兰日”活动,使全校师生体悟到爱尔兰的风土人情。您在出国深造期间是否参与了爱尔兰当地的一些特色活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感受?


吴凯:出国期间去了爱尔兰很多特色景点,也参加了各种当地的活动,包括一些体育活动(骑行,游泳,圣诞跑,冲浪等)和各种节日活动 (体验当地的圣诞节,万圣节活动)。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部分爱尔兰人都很热情友好,很容易进行沟通交流。爱尔兰风景美如画,特别是莫赫悬崖、利菲河等著名景点。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些关于爱尔兰风土人情的知识。


记者:部分在读同学对于大三后的去向尚存困惑。请您为我们简单剖析一下赴爱深造、国内申研及其他选择的不同之处,或给出一些相关建议,以供同学们进行参考。


吴凯:爱尔兰这边老师和学生沟通比较密切,实验设备也更齐全和充足,操作规范比较严格,学生使用的软件版本也会比较新。如果大四在爱尔兰毕业的话,相对国内而言申请其他国家的研究生会容易很多,爱尔兰也有不错的大学(TCD, UCD, DIT等)。大四在爱尔兰学习一年后再去其他国家的话在英语交流和生活习惯上会有很大优势,视野会开阔很多,有更多专业机会可以选择。大三的学生可以和往届的学生加强交流获得更多信息,来到爱尔兰后尽早做规划。


记者:请问您觉得在爱尔兰学习期间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最终经过怎样的努力渡过难关?


吴凯:第一年来到爱尔兰最大的困难当然是语言问题,当地人英语也有特色口音,上课完全英文。当时做的就是努力跟上课程内容,多了解当地文化,最后也取得了好成绩,顺利毕业了。第二年一个人呆在爱尔兰,因为很多大四的同学都去了英国,或者爱尔兰其他学校,所以最大的困难就是孤独,不过还好自己热爱体育,也愿意多走出去,慢慢地也交了很多朋友。所以如果刚来爱尔兰不适应的话,也不要轻言放弃,多和父母,同学,老师交流,切忌一个人扛着,相信大家慢慢就会进步并且融入爱尔兰这边的生活。



记者:经历了4年的南工—塔拉合作办学培养,觉得自身最大的改变在于什么方面?


吴凯:最大的改变就是更热爱学习了吧,能从中感受到乐趣,对前沿科技更感兴趣并且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中。英文也有了很大提升,能接触到更多信息和机会。






陈实


陈实曾就读于海外教育学院电子(国)1001班,在校期间任院分团委素质拓展中心主任。曾多次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三好标兵”称号。获得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美国IEEE MTT-S本科生奖学金,留学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期间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目前在南洋理工大学任项目主管。


记者:感谢陈实学姐能够参与到我们的采访中来!请问您在国外的留学生活有过怎样的困难?能就课程难度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简要谈谈国外生活的注意事项吗?


陈实:爱尔兰的气候比较干冷,所以大家尽可能带点厚衣服过去,欧洲人的size比较大,在欧洲可能买不到合适的衣服,爱美的同学可以多准备几件衣服。气候特别干,女生可以多准备些保湿补水的面膜。

欧洲的饮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欧洲的中国餐相对比较贵,所以自己做饭健康经济实惠。在去爱尔兰前,同学们可以学几道简单的家常菜,为留学生活做准备。

爱尔兰的课程相对比较重,基本每天都有课,定期在课堂上会有小测试,小测试的成绩会算在最后期末成绩里面。平时没有课的时候,有大量的实验,project要去完成,同时每个实验都要写report。希望大家及时消化每天课堂内容。因为语言的关系,可能不一定完全可以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及时把老师上课笔记记下来,便于课后的回忆和复习。因为每门考试的时间相对集中,考试题目量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所以不要等到复习期间再去预习。


记者:大学开始时的外文授课是否对您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您是如何克服赴爱留学路途中的语言关的呢?


陈实:刚开始,我不太能适应外教课,因为专业词汇的原因,所以我会在上外教课前一天,做好预习,比如查一查讲义里面不认识的单词。同时去图书馆查阅和外教课相关的书籍,通过中文专业书加深自己对外教课程的理解,特别是模电和数电这一块,是电子学的基础。上课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内容及时和外教老师沟通。我们要利用好我们独特的资源——外教老师,不仅向他们求教专业相关的内容,同时在和他们不断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为接下来的出国求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对于雅思的考试,我觉得没有捷径。多读多背多练,多做真题,创造机会多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我相信只要努力了,一定会顺利通过考试的。



记者:有人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仅仅是出国申研的跳板”,也有人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仅是‘曲线救国’的一种手段”。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看法?


陈实:在出国前,听闻很多学长学姐申请上了像帝国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所以一直把合作办学当成出国申研的一个跳板。出国之后,才发现合作办学不仅仅是跳板,更多的是机会和机遇。可能有的人很羡慕我,在爱尔兰念书期间拿到了IEEE的本科生奖学金。我想说正是因为有了合作办学的平台,才让我有机会参加世界性的比赛,接触到世界顶级的实验设备,和耐心优秀的导师。但是我觉得合作办学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我这一年国外生活的经历和感悟,所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眼界更宽了,格局更大了。在国外的生活更多地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到洗衣做饭,大到独立完成一个project。碰到难题,我们不再第一时间向别人寻求帮助,而是对事情进行判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逐渐学会不再向父母哭诉和抱怨,而是默默努力。唯有使自己强大,才可以保护自己,不让远在他乡的父母为我们担忧。所以说在我看来,合作办学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这一年的经历改变了我们的格局、观念,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独立,更加成熟,更加努力,更加有担当。我想这些宝贵的感悟和经历会影响我的一生。



记者:时值我校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办学合作十周年纪念,爱尔兰公共工程与洪水防治国务部肖恩·坎尼部长在出席“爱尔兰日”活动时做出如下发言:“爱尔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例如南京工业大学与塔拉理工学院的合作,充实了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也在我们的校园、工作场所和社会的国际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南工—塔拉合作办学项目未来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期待与祝福?


陈实:希望双方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引进更多的强势学科合作项目,给学弟学妹们更多的选择。期待在爱尔兰开展更多的中爱文化交流活动,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海外。同时希望在南工—塔拉合作项目中,给学生们创造一些在爱尔兰的对口专业的实习机会,不仅让学生快速融入当地文化,也让学生把书本中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提高其专业能力,对申研以及就业都有帮助。最后衷心祝愿学院越来越强,生源越来越好,合作项目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也预祝学弟学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申请上理想的学校,早日竞聘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走上人生巅峰。